欢迎来到恒地集团官方网站!    

电子杂志  |   企业邮箱  |   信息化办公系统
Skip Navigation Links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乡村旅游的国际借鉴与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 [2013-8-9-16:22:55]    浏览量:2543次
■特邀嘉宾:

  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主任、西南大学

  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于 冲(山东省旅游局局长)

■主场嘉宾:

  高舜礼(中国旅游报社总编辑、社长)

■主持人:

  刘思敏(中国旅游报社高级记者、经济编辑部主任)

话题1

      乡村旅游与乡土文明

      主持人:乡村与旅游,在欧洲是个有上百年历史的词语搭配,在中国则仅有20多年。请问,其各自的背景有何不同?中国有这样一种说法,“三代以上都是农民”,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乡村旅游有着更深的根基与土壤,在空间和心理距离上,我们与乡村旅游是否比欧洲人更近一些?

      温铁军:先纠正一个概念。我们古代有无数描写乡村旅游的诗词,留下无数名句。如“胜日寻芳泗水滨”,再如“牧童遥指杏花村”……谁说我们乡村旅游才刚刚开始?说这个概念来自欧洲本身就有崇洋媚外之嫌。你们山东人至少知道“浴乎沂,风乎舞雩”吧!孔老夫子当年最赞的弟子就喜欢携几个童子到沂河边的乡下去,体验的就是乡村旅游的诗情画意。对我们这种长期做中国农村研究、特别是乡村文化研究的人来说,我认为乡村旅游古已有之。如果从记载来看,自《诗经》那个时候就有,而且乡村旅游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于冲:这个确实不是从欧洲学过来的,而且完全是两个路子。

      温铁军:我愿意积极些去理解主持人,他指的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条件下,考虑到城里人有对乡村风光的消费需求,试图从这个角度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但是中国的乡村旅游确实古已有之,而且历代皇家鼓励耕读文化,家国天下的制度体系中也带有农耕文明的传承,且文人骚客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与乡村旅游等文化形式进行了有机结合。

      一百年来的中国知识分子,激进到了不会从乡土社会当中寻找自己的学术资源,而只能向外去“邯郸学步”。中国延续一万年的农业文明、进入新石器时代以来五千年以农耕为基础的多元化乡土社会,它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本来就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内涵。今天,如果说搞乡村旅游只是带着市民们周末下乡去打个牌、吃个农家饭、住个农家屋就回来了,这还不是真正意义的生态文明战略指导下的乡村旅游。

      主持人:如果从旅游的角度,应该同意您的说法。但是从现代旅游产业角度,这个概念还是有其合理性的。农耕文明时期还没有旅游业,只有旅游行为、旅游现象。

      温铁军:我不在这个产业内,不会讲旅游业认同什么概念,只知道乡村旅游的概念古已有之。

      中国的乡村旅游文化资源是很丰富的,山东就是一个例子。山东乡土文化的积淀里有鲁文化、齐文化,而莒国又是一套。齐文化是海洋的,鲁文化是内陆的,莒国是丘陵山区的。再稍微与近代史结合一点,大家知道“新中国是山东农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这也是在乡下发生的。所以,即使推进红色文化旅游,山东也比一般的地区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比较鲜明的特点。乡土山东的红色文化能够进一步与沂蒙文化结合起来。

      于冲:中国的乡村旅游,确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而作为产业来讲,欧洲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是在高城镇化率的背景下发展和完善的,所以是一种高端产品,产品发展成熟,标准十分完善,市场构建完整,文化程度较稳定,相对更加规范。在我国,这个进程起步较晚,而且伴随着快速城镇化的进程,由于城乡二元化发展,大部分乡村旅游是低端产品,这两年也开始出现高端产品,像浙江的莫干山。山东也出现了高端乡村旅游的势头,现在要打造旅游小镇,这也是高端旅游产品。就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来讲,由于近期城市污染加剧,城市居民回乡旅游是“逃离”和“回归”两种心情驱使下的行为,因此,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为产品建设、标准化制定、管理与经营都带来一系列全新的要求。

      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起步较晚,中国人还保留着较为浓重的“落叶归根”情结、“常回家看看”的观念,与乡村在心理距离上应该比欧洲人近一些,不过也要看到,迅猛的城市化使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城乡公共服务的不均衡、生活质量的差别越加明显,导致孩子对农村认识越来越少。所以乡下人进城的急迫感和城里人下乡的渴望形成一对交织的矛盾,中国式乡村旅游已上升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高度,也成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急需思考的问题。此外,中国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保留着农业文明的特征,务实、忠诚、爱国、仁义的文化观念在乡村传承弥久,所以在文化上,乡村旅游也带有强烈的回归导向。

      高舜礼: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是比较晚,与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程度和文化特色有关。当欧洲已经较发达时,中国还是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谈不到去大众化地发展与欣赏乡村旅游。中国乡村旅游的起步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道路,就是与摆脱贫困相结合,与脱贫致富相关联,与改革开放后城里人率先富裕有关系。最初兴起的乡村旅游,大多是受大景区旅游接待的辐射影响。1996年首次全国旅游扶贫工作会议在张家界召开,之后旅游与脱贫致富的结合便发展到了全国。当然,今天人们发展乡村旅游与那时的背景不同了,目的也不一样。就我们与乡村旅游的关联上,与欧洲的差异性主要是在文化性上,宽容或喜欢乡村旅游,更多的是品位和文化追求。

话题2.

      国外的经验和启示

      主持人:温教授非常反感对外“邯郸学步”式的模仿,认为那是失去了民族自信心,确实很值得我们思考。客观地讲,我们出国旅游或考察,也常常去看一些国外的乡村旅游,觉得有些地方比中国好,有些地方不如中国。您觉得国外的一些经验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温铁军:这要区分情况,我认为美国的乡村旅游和欧洲的乡村旅游完全是两回事。

      美国的自然风光太好了,乡村旅游在美国就不是一个很发达的产业。在美国,只有像“荷兰村”那样的地方,才有很特殊的乡土文化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荷兰村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南部,距著名的费城不足百里,方圆几平方公里,由早期荷兰移民在此落户,一代一代传习下来,形成独立于外部环境的“荷兰村”。这里的族群还保持着当年原有的生活风貌,原始而朴素。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装束,不用电,不使用现代交通工具,不与族群之外的人通婚。因为它是从欧洲搬到美国的,至今仍然维持村落的状态,这才使得在费城这样的大城市边上仍然有乡村文化旅游的地方。其他一些农场开办的乡村旅游则缺乏文化品位,其实更是美国式农业文化的表达,比如坐着马车绕着河滩地转一圈,然后到农场的帐篷底下一块儿聚餐,这种乡村旅游是缺少深厚的文化资源。

      欧洲的乡村游依靠的是众多的小农场,事实是,欧洲国家大部分农场都属于小农场,在农业上绝对没有竞争力。欧洲人在农业和食品加工上非常谨慎,不像我们现在什么都敢干。他们坚持的是原生态的、有机的新鲜食物,这就帮助没有竞争力的农场主维持了欧洲农业的非贸易壁垒,即社会壁垒、技术壁垒和生态壁垒。

      美国的农业就是以大规模产业化为主,实际就是殖民地条件下的大农场模式。而欧洲农场主已经和市民身份结合起来,60%以上的农场主都是市民。那么市民在农村会干吗呢?首先农家已经不再是纯粹经营农业生产的农家,不像中国这样,而是市民的方式。市民会把城市当中很难再维持的那种舒适的、安逸的生活引入到农家,反正不追求单纯农业的经济效率,欧洲在农业上也从来没有条件追求效率。有些农场主追求的是景观,有景观就有休闲旅游,而且他们还追求农业体验、农业文化、农村历史。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主导国家都是这个模式,以此为荣。

      我在欧洲的时候,他们把我请到村里的旅馆,说这是最好的招待,因为在城里住豪华大楼不是好招待。早上起来推开木头的窗户,下面就是牛在吃草,不像我们非要把城里都搞成反生态的单一草皮和单一树种,而是到处开着野花,牛在那里随便走着。这就是乡村旅馆的独特感觉。小镇中心就是一个歪歪倒倒泥墙草顶的谷仓,用木杆子撑着,那里都不许使用水泥、钢材。因为这就是村镇的历史。而围绕这个老谷仓的是乡村的咖啡馆、步行街、小餐厅、纪念品店,体现的是与农业文明结合起来的市民需要的那种体验感。他们把城里人对乡村的想象,与乡村的自然风光、乡村的社会、文化、历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是欧洲农村乡土旅游的特点。

      大多数的欧洲国家的农村是不能集村并镇的,甚至不允许盖新房子,没主儿的房子塌了也不许你动。村里的房子一概修旧如旧,小镇上不许双行道,因为原来的村镇结构是不能被破坏的。特别是曲里拐弯的街道,都因为有它存在的道理而绝不“裁弯取直”。

      那么我们的问题在哪儿呢?在于官员们沿用产业资本的标准化规范化来改造乡村!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先强调齐鲁大地上丰富的乡村文化遗产的原因。我们的旅游过去就是一个视觉感受,那是太低层次、没有文化的旅游,到哪儿看看上车就走,然后去哪儿被迫买东西。我们这一套旅游产业的毛病难道不值得摒弃吗?我们是用没文化的旅游内容,去忽悠一帮没文化的旅游者。

      主持人:欧洲乡村不准大拆大建,但他们的产权又是私有的,这如何协调?

      温铁军:地方立法不许破坏乡村多元化的农业景观,即使私人拥有产权想要调整种植结构,也难以得到政府批准。而不像我们的农业到处都在拼命地招商引资,企业家一投资就是成千上万亩,没条件也要搞大规模农业;这个干法在欧洲的休闲农业和景观农业地区是绝对禁止的。

      主持人:这政府是县一级还是州一级的?

      温铁军:任何一个市镇都可以立法,比如像德国、意大利每个地方议会都有权利立法去保护当地景观。欧洲人福利很高,一年365天有150多天在放假、休息、旅游。在欧洲,大量农业旅游地区要靠农业景观、乡村文化吸引游客,这些地方保留了很多古代文明印记。

      近年来中国一些地方的城市化和撤村并镇,对我们的乡村破坏得很厉害。这方面,欧洲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去借鉴。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是那些老房子、破房子、歪房子,全搞成跟城里一样的水泥森林谁还去看。所以希望从事旅游业的朋友要调整调整思路,真正地增加点文化感。

      于冲:的确,西方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第一是强调原生态,包括原生态的文化、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等。第二是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方式发展乡村旅游。第三是西方国家的乡村整体环境的保护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乡村性包括了乡村风光、乡村文化、乡村产业、乡村生活和乡村环境,这是一个包含了有形和无形状态的系统空间。第四是国外乡村旅游的标准化和服务的精细化值得我们借鉴。

      高舜礼:与欧洲相比,中国乡村游有着较鲜明的特点,如萌芽条件,发展轨迹,政府态度,村民参与,发展速度,收益层面等。总体上看,是速度快,规模大,趋钱强,影响大,但在有些地方也出现了非农化,反农化,逆农化的苗头。中国乡村旅游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一是文化差距,欧洲文化表现文化浓,中国表现文化淡,也比较杂乱;二是产品属性差距,欧洲产品是休闲性、体验性强,中国的则观光性多,即使休闲的也作观光玩;三是档次差距,国外一般作为非廉价品,国内则基本是低廉的,很多就是吃饭、麻将、打牌、采摘。去年我去俄罗斯黑海海滨参观了一些乡村旅游,植被绿化等方面值得学习,但有的方面也较粗放,如一座哥萨克风情园,与我们初期的人造景观差不多;以前我也参观过法国的乡村游,如对古堡古楼的开发利用就做得好,在乡村旅游的协会服务方面也做得比较细致。

话题3.

      新式乡村旅游走向何方?

      主持人:乡村旅游常常与农业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扶贫、县域旅游混提或通用,这之间有哪些内在的关联?乡村旅游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它把“三农”与旅游紧密融合在一起,有一产与三产的结合、城与乡的结合、农民与游客的结合等,其统筹性、融合性、跨越性是很明显的。当下人们对乡村旅游的评价是否不够,它对影响或带动“三农”发展是否是革命性的?

      于冲:这几个概念有这么一种联系,农业旅游是利用农林牧副等农业业态发展旅游,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都是农业旅游的子类,两者有交叉。农业旅游是乡村旅游的相当大的部分。乡村旅游还包括农民的居住环境、农村的生活、农村的生态环境等。乡村旅游和农业旅游的区别表现在:乡村是和城市相对的概念,但是农业在很多城市也存在,很多城市在搞都市农业。所以农业旅游未必都在乡村,但是乡村旅游都在乡村。乡村旅游的核心和焦点是乡村性,其发展的主体空间在乡村,发展的要素是农民、农业和农村建设,发展的内涵不仅仅包括设施和景观,更深地体现为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体验。

      旅游扶贫是国家财政部和国家旅游局在南方、西部一些省份搞的项目,尤其在贵州和云南的实施都非常成功。山东省还没有这个项目。县域旅游是在县的行政范围内发展旅游。至于乡村旅游能否对三农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我想很多地方的实践已初步证明了乡村旅游对于农民收入增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环境改善的巨大作用,乡村旅游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更是通过城乡交互作用,形成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信息流、资金流、客流,带来了农民思想观念的变革,眼界的开阔,市场理念的形成,为农村社会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现在乡村旅游的内容有很多,但主要有三个构成要素,即乡村、文化、景色。我们山东做乡村旅游,按照地理文化概念的不同,打造了十个品牌,有胶东渔家、沂蒙人家、水浒人家、运河人家、黄河人家、泰山人家、岛上人家、圣地人家、鲁艺人家、湖上人家等。

      高舜礼:中国乡村旅游资源很丰富,乡土文化也很有特色,如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地域文化等。云南的哈尼梯田、诺邓盐井、寺登街、茶马古道等,山东的海滨文化、渔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都可以开发出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产品。当前要注意的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持和维护好乡土文化、乡土特色、乡土优势。一定不要搞运动式开发,不要搞千村一面的标准化、雷同化开发,不要搞乡村开发的简单城镇化。

      人们对乡村旅游的不同称谓,反映了观察角度的不同,实际上主体内涵差不多,区别是在外延上。国家旅游局以前叫它农业旅游、农村旅游,近六七年叫乡村旅游了,农业部门也有自己习惯的叫法。乡村游关联度很高,对三农影响很大,若从三农方面去观察,其影响是深远的,有些方面甚至是革命性的,也是空前的。这要比单从旅游一个方面去观察,影响更广更深刻。正因如此,它最先是因对三农的影响而被写入中央文件的,而从旅游角度仅是作为一个新业态、新兴旅游目的地。我们对乡村旅游作用认识还不够,仅从脱贫致富、生态环境方面总结得多,而对社会性意义讲得不多,如农民离土不离乡,未增加城市与家庭负担;农民从一产向三产角色的转换等。今后,应从更高更长远角度看乡村游,如三农、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生态文明、全面小康等。

      温铁军:从目前发展来看,农业局限于一产的现代化大家慢慢觉得不太可能了。而农业二产化主要发生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产生于生产过剩的背景下,国家鼓励工商企业把过剩产业资本转入农业,来提高农业装备系数,推进农业产业化。现在农业二产化也早就走到头了!例如,中国大棚已经占到全球大棚的87%以上,搞那么多的大棚,大量超采地下水就会导致生态灾难。所以,在2008年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两型农业”之后,我一直在强调农业的三产化。

      很多地方请我帮忙做乡村旅游资源分析、农业三产化分析,我就说只有把三产化纳入农业,才叫真正意义的农业现代化。过去农业现代化之所以有很多教训,关键在于只强调农业的一产或者二产属性,而没有强调完整的、大农业的、全系统的现代化。农业三产化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农业可以在三产领域中得到更多获利机会,农民可以在农业三产化领域中得到更多增收机会。

      讲到农业三产化,我们需要明确乡村旅游是给谁提供的,当然不是给农民,是给市民,而且主体是中产阶级。那么他们要什么?乡村旅游面对的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特征是什么?这些中产阶级市民是中国近些年新崛起的,由于在崛起过程之中要面对的城市生活压力太大,加之城市污染太严重、城市食品安全问题太突出等,他们的精神、身体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这些压力最终要通过乡土社会进行缓解。那么乡土社会要做什么准备呢?它提供给这类游客的食物,必须是有机的。如果要制订标准,食材的采集要在农家乐小楼上目力所及的1000米范围内,超过了目力所及就意味着就没法监督。而1000米范围内的农作物则是多样化的,不要那种规模化、单一化的种植和养殖。这些就都是短链食品、新鲜食材,如果食品跟城里都一样都是冷链物流送过来,就缺少了吸引力。

      主持人: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今年5月,山东省济南市出台文件,鼓励引导大学生、外出务工农民等投资创办家庭农场,但是禁止城镇居民经营家庭农场。我认为,这个规定没有法律依据。你们认为,乡村旅游的家庭农场可以允许市民参与经营吗?

      温铁军:家庭农场完全可以租赁。在农民不愿意经营土地的情况下,市民完全可以长租,租个30年都可以。那套中国土地产权限制流转的说法只是一些从来不下乡调研的人编出来的,在农村,土地流转甚至住房流转都是常态。我经常反问一些人,你们在城里的商品房就有地权吗?

      我们长期从事农村政策调查研究的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鼓励土地流转。但是大部分不下乡的知识分子在那儿嚷嚷,特别是比较西化的知识分子,以为只有西方的制度才是唯一的普适价值,就一定要照西方那套来改变我们的制度。我们做了几十年农村调查,很清楚我们这些年做的事。在这个问题上,我基本上不跟他们争论。

      乡村旅游要把一套什么东西搬过来呢?我认为要把一套绿色、有机、生态的东西搬过来,进一步与乡村文明以及基层农民组织结合起来。要搞旅游合作社,或者搞乡村旅游协会,这个乡村旅游协会可以让市民加入,最终形成对市民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的特点。其中,我近年来提出的洗胃、洗血、洗肺、洗心,这“四洗”应该是乡村旅游最有价值的内涵,本来也是无价的。

      举一个例子。我曾经到墨西哥的拉卡多尼亚原始森林里,在一个印第安人的小村庄住过三天。那里就得上小河沟里洗脸、洗澡,白天在拉卡东河去摸鱼,晚上就睡在棚子里,上厕所都在外面野地里解决。老百姓的房子全是草木结构。这一切都让人有返璞归真的感觉。

      除了“四洗”的基本要求外,乡村旅游要的还就是这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再举一个例子。最近,我们有个老师在河南灵宝的一个山沟里,就是当年介子推“割股奉君”的那个山沟,搞了一个“弘农书院”,吸引了一帮企业家。这帮企业家说他们现在穷得就剩钱了,精神很空虚。怎么办?在那个书院,企业家去把周围的一些破窑洞做些修补。这些人到那儿自己种自己吃,最近刚刚给我发来他们写的好几个体会文章,说真的有回归到大地母亲的怀抱里的感觉。这地方就是普通的山村,要想搞乡村旅游,老窑洞千万别毁了,这是中华建筑文明的象征之一。

      我们要搞出一套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要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发现乡土文明自身的特点,游客们就会愿意背着包一个村一个村去走。如果沂蒙山区按照工业化时代的思路搞乡村旅游那就会破坏文化内涵,比如修路越直越好、越节省运费企业就越有竞争力,这种照搬工业化思路搞乡村建设的任何事情都是很有破坏性的。

      做乡村旅游,首先,要强调一切要用生态文明做为基本理念。其次,要强调群众路线,鼓励市民和农民结合的乡村旅游,而不是政府直接去把这套事全都拿过来。

话题4.

      亲资本,还是亲民生?

      主持人:温教授前些年曾说过,中国休闲农业发展处于国际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双重过剩”的战略转型机遇期,发展多功能休闲农业符合人类在“双重过剩”下经济社会转型的客观规律,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的目标。当时讲这话的背景是全球性金融危机,现在是否还坚持这一观点?乡村旅游发展对推动这种战略性转型的作用体现在哪里?

      温铁军:我们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生产过剩,之后进入金融资本主导的时代。在产业资本过剩条件下必然发生金融异化,金融资本一旦异化于实体经济很快就进入金融过剩。那么,过剩就要挤泡沫。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没有资本不可能搞工业化,也就不能强国,因此一定要积累资本。所以,在这个阶段出现政府亲资本的现象几乎是必然的。但现在资本过剩了,政府该怎么办?继续沿着亲资本的路线走?虽然这个利益结构是很难转变过来的,但是中央毕竟在做方针路线的重大调整,十六大之后就开始调,目标先调成全面小康、开始转向亲民生的政治路线,接着调向生态文明的发展路径。

      于冲:山东搞了几年的乡村旅游,也有那种旅游初始性的问题,大部分还是住村里的房子、利用村里的空地。接下来,我们会结合城市中产阶级的需要,推进相关的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目前来看,政府扶持资金、融资平台都弱,各级投入不够,无论民营资本还是国有资本都投入少。发展乡村旅游的主体是农民,由于资金有限,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低,导致乡村旅游发展的层次低、规模小。乡村旅游发展在投融资上最大的问题是产业、规模化小,导致投融资主体分散弱小,产业专业化程度低,比较效益不高;专门化程度低导致融资渠道不畅。下一步要引导民营资本等各类社会资本进入。现在想搭建融资平台,要克服投资障碍,如减少税费,以及审批环节的费用。很多人觉得利润低,不屑于投。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认识。实质上,旅游业是一种实体经济,乡村旅游所依托的乡村资源,特别是土地和环境、文化资源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有效资源,投资、融资的注入,可以有效带动这种资源增值,形成有效的生产力,因而投资乡村旅游是一种长期的回报,像浙江莫干山就是成功的案例。

      温铁军:我想稍微补充一下。过去旅游作为产业,已经把“旅游”这两个字发挥到极致了,在旅程、吃住等等方面发挥得很好。而现在乡村旅游应该更注重什么内涵?我认为是休闲体验,要注重朝向两型农业转变所带来的农业休闲体验的机会和条件。

      你看看马云,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最成功的青年商人,他告诉你互联网时代几乎所有的传统产业都会被颠覆。看看类似这样的城里人,就明白为什么当今的群众路线一定要让市民和农民结合起来。乡村旅游需要创新,要把休闲、体验、文化、社会这些东西都变成题材。

      最会干这些事的,不是政府,恰恰是群众。

      在乡村旅游与农业三产化相结合的生态化发展之中,我一直强调“市民下乡”。“市民下乡”是乡村旅游上升为新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重要领域的一个条件。现在的乡村旅游就是过来周末玩玩、打牌、吃饭等等,缺少更高层次的休闲体验。如果将乡村旅游变成了乡村文化的一部分,城里的老人们就会搬过来,感受阳光、海滩,或者认可这个山区的负氧离子高,生存条件比城里好。接着,周末他们的孩子会来。这些孩子来了以后又会把当地产出的新鲜农产品带到城里分发给亲友同事,那么乡村旅游发展所需要的礼品经济也就随之起来了。

      于冲:就像您刚才说的,最担心的就是新一轮大发展中力度太大。我们要避免过去发展当中出现的问题。首先,不需要过多地进行再建,要保留原汁原味。其次,要强调生态,这是乡村旅游核心的东西。

      温铁军:我举个例子。浙江的安吉县,村里老房子绝对不拆,政府给每家每户补800-1200块钱,自己出劳力挖个坑,去弄点山上的块石垫底,上面是鹅卵石,再上面是碎石头和粗砂,表面是大叶植物,所有生活污水这头进去那头出来就全是清的。同时,村里还得再搞个小型湿地来净化村里明沟排出来的水;每个老百姓还得为自家厕所搞“五格化粪池”,所有的粪便尿液全都变成有机肥了,这些设施能够让农村不向外排泄一点废弃物。因此农村整个环保生态完全恢复了。

      政府管什么呢?它向所有来旅游的市民提供监测,告诉他们村里的水土和大气的相关情况。附近来旅游的上海人很精细,会要求提供具体的信息。当地政府会在网上即时发布相关信息通报。到那儿,游客看到的都是粉墙黛瓦,都是农家院,每个农家院都开满了鲜花,不是千篇一律的。

      我们可以搞粪尿分离收集,将尿液密封储存七天,再兑上70%的水就可以做喷施剂,用来杀虫、蔬菜水果追肥。只要市民下乡,就可以把各种各样的适用技术带到农村,变成市民与农民广泛结合的小项目,实现乡村旅游的升级。这个走群众路线的过程中,会发现他们有很强的创新能力。

      于冲:我们也在做这个事情,注重乡村旅游的生态环境,进一步联合协会为市民、农民结合起来共同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政策机制。在土地流转、土地租赁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力争用多种方式在体制机制上解决困难以及市场问题。

      高舜礼:无论是待开发的资源,还是市场需求,乡村旅游对各类资本进入都有旺盛需求,吞吐和消化能力都很强。这种投入开发搞的是实体经济,不存在虚拟或大泡沫。开发效果也将是积极而综合的,对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产业培育、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等,都是有意义和有效益的。因此,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前景无量,做出的贡献也将是无量的。

摘自2013年7月26日 中国旅游报

版权所有:恒地集团 鲁ICP备2022024933号 Copyright 2022